校训:做最好的自己       学校邮箱:fuxiao@sdnu.edu.cn
首页 >  雅居园校区

巧手绘数学——低年级几何教学小课题研究纪实

发布时间:2015-01-09     编辑:     浏览量:

【此文在2014年山东省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论文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巧手绘数学

——低年级几何教学小课题研究纪实

动手实践、合作探究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对于低年级学生,特别是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具体形象的动手实践活动更是不可或缺的。低年级学生思维敏捷、跳跃性强,同时他们乐于动手,愿意通过拼一拼、摆一摆的具体操作来学习知识,从而提升能力。因此,我们课题组将自己的小课题研究定向为“巧手绘数学”,在日常教学中努力给孩子们提供动手操作、课外拓展的学习任务,发挥学生各方面的聪明才智。

在开展“巧手绘数学”课题研究的开始阶段,我们研究团队结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数学知识《认识图形(二)》、学校新改版的数学生活课《拼图讲故事》及我们的特色才艺展示活动“巧拼七巧板”,开展了一系列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创造了丰富的动手学习数学的机会和条件。现将研究过程整理如下:

一、清晰梳理教学层次

首先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中,我们通过回顾立体图形的特征,拓印平面图形,让孩子们建立起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间的联系。再采用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等操作活动学习平面图形的拼组。最后我们利用神奇的七巧板创造千变万化的图案。

第一阶段,我们的主要学具是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通过回顾立体图形的特征,让孩子们建立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间的联系,并能自己动手在纸上拓印出平面图形。

第二阶段,我们的主要学具是剪好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通过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等活动学习平面图形的拼组。如:把一个圆形对折、再对折是什么样?把一个正方形对折,有几种方法?两个长方形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图形?……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实践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展开学习。

第三阶段,我们的主要学具是七巧板。先让学生自由拼摆图案,体验七巧板拼出图案的千变万化,再提出具体要求: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看谁拼得多。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小组合作的方式,再次感受了七巧板的神奇魅力,也为学生提供了认识平面图形的丰富资源,进一步感知平面图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学生创意拼摆作品

二、精心设计拓展练习

学生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但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讲,练习必须是生动的、活泼的,而不能生硬、枯燥。为此,我们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将练习设计为以下几种模式,让孩子们感觉眼前一亮。

巧手拓印

你能选择合适的立体图形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吗?

拼一拼更精彩

把你学过的图形折一折、剪一剪、摆一摆,创造一幅漂亮的画。

选择性拼组

你更喜欢三角形还是正方形?选择一种剪一剪、贴一贴,制作一幅漂亮的图案。

孩子们的作品也许稚嫩了一些,或者还不那么美观,但这是他们新手绘制的,这就是他们心里的数学,这就是他们内心最生动的几何知识。

三、家校互动,巩固学习效果

学生的数学学习绝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当然也不能只停留在学校内,因为在小学阶段孩子的生活环境大部分还是会与家庭相联系,与父母相联系。特别是鼓励孩子动手学习知识的过程,更离不开家长的指导和来自家庭的鼓励。为此我们在设计课堂练习之外,让孩子回家后自觉主动地开展后续的相关活动,以巩固学习效果,形成家校互动。

巧拼七巧板,有奖大竞猜

鼓励学生与小伙伴、与家长一起交流关于几何图形的趣味题,拓展知识面。利用拼摆的图形发散思维,让家长想象所拼图形的名称。

你先来猜猜这是什么?

还记得两个苹果就像两种思想的故事吗?我们的研究小团队充分利用家长qq群的方式,让家长们一起分享所有孩子独特的创意!群里讨论得热火朝天呢。

在家校联系群里,大家一起分享孩子们的独特创意!

拼图讲故事

接下来,就是孩子们和家长一起互动了。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拼图,然后合成一个童话故事,讲一讲。不但让数学与语言表达充分结合起来,还大大丰富了孩子们的创造能力。之后回到学校,利用数学与生活课,我们还专门开展了用七巧板拼图讲故事的比赛。听一听,孩子们的声音吧!

妈妈,我长大了!

科技,拉近我们的距离!

创意小制作

创意制作,也是我们课题组安排给孩子和家长的一项重要任务。这种任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发散性。比如,如何将一张长方形学生变成相同大小的两块,你有几种方法?如果变成大小相同的三块呢?四块呢?这样孩子的思维被充分调动起来,创造的火花也被不断引燃了。同时也为以后学习更丰富的数学知识(如认识分数、平均分等)打下了基础。

把一张长方形纸剪成大小相同的两块。看,我有那么多种想法!

通过这一系列的动手操作、实践活动,孩子们对数学学习有了别样的体验,在动手游戏中感受到了数学的无穷魅力。家长们也反映,通过网上交流、家校互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更喜欢数学课了。作为教师,我们也深深体会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对于活泼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低年级学生而言,动手实践、语言表达的能力是与解题能力训练同样重要的。

研究至此,还没有结束,也许只是刚刚开始。我们正在思考:低学段数学学科期末评价方式是不是可以进行一些改革,来体现对动手操作、口语表达能力的考察等等。

研究的路真是没有止境,一个小课题会引发一个大讨论,一个小任务也许就可以点燃孩子的数学学习的热情,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加快乐的数学学习氛围。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版权所有 鲁ICP备11022143号-1
关注官方微信

Copyright ©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鲁ICP备11022143号-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