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到25日,雅居园校区全体干部、教师在山东师大附小本部校区参加了为期三天的2019年暑期教师培训。
本次培训活动立足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旨在引领老师们以名师为榜样,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跨越成长高原,向研究型教师迈进。培训过程中,老师们观摩名师的课堂教学展示,聆听专家们的专题报告,对于学科教学、教育信息化、德育工作艺术、家校共育等内容,既有了专家名师前沿理念的引领,也获得了很多教育实战的妙招,可谓收获颇丰。
雅居园校区全体干部、教师参加本次暑期教师培训
附参训教师学习感想:
杨小姝:
处暑时节迎培训,袅袅凉风暑云散
依托现代信息化,精准有效是关键
知行合一多智慧,全艺匠心师生赞
鸡兔同笼惹人恼,友林做中寻答案
构建教育共同体,志兰用心家校间
游戏作文存大道,何捷魅力苦功练
关注生命课精彩,吴磊创新化“盲凡”
雕琢初心高原跨,志存高远本心还
陈丽:
三天充实而精彩的饕餮盛宴让我获益颇丰,其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各位大咖对“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切身践行。何聚厚老师结合教育信息化2.0大背景,阐述了智慧课堂相比传统课堂的三大优势——更具个性化、精准化和有效性。全艺老师用爱心接纳孩子,用真诚和耐心与学生共处,用聪慧和敏锐的眼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把每个孩子的优点最大化。贲友林和何捷老师执教的生动课堂,让我更加清晰地看到如何将学生置于课堂的正中央,如何以学定教,让学习在课堂上真实发生。
栗盈盈:
为期三天的培训精准高效,为处于发展困境中的老师们带来一溪活水,这次培训让我们每一位老师思考:我们的课是怎么来的?我们自身要往怎样的方向努力发展?源远方能流长,勤思善行实践初心。
宿冬雪:
名师是大树,能改善一方环境,且在枝叶间闪动精彩。有幸聆听六位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他们或幽默风趣,或睿智儒雅,或沉稳娴熟,或文底深厚,尽管风格各不相同,却让我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次洗涤。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将诚心、爱心、耐心、匠心运用其中,通过我的努力,使每位学生都可以快乐成长。
李鑫:
有机会走近了各位名家名师,与他们零距离的接触,聆听他们灵动的课堂、智慧的语言,感受到了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知识视野、语文素养、文化底蕴和人格魅力,无不让我由衷地赞叹,也使我的思想重新焕发了激情,燃起了斗志。
白绍峰:
通过此次培训,我反思自我,寻找自己与“名教师”之间的距离。我经常会思考: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怎样做才能算是一位好的老师?怎样成为学生好的引导者?教--研一体。教师在行动研究中成长,要想成为一名教育科研专长骨干教师,光会教还不行,还得研。要朝着教育特长型发展,在一定行为规范的基础上,将自身调节机制放在教育活动的控制执行环节上,多做创新尝试,要多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以堆积、沉淀并吸收经验。
于维佳:
本次培训主题鲜明前沿,培训内容充实、丰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全艺老师的工作艺术,她语言风趣幽默,用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她如何转化问题学生,方法看似简单,其实饱含了她对每个学生的关爱。全老师不光在教学生知识,更多的是为了学生的未来着想,可赞,可敬。何捷老师的课堂寓教于乐,告诉我学习没有捷径,勤奋才能补拙。
田玉琢:
家校沟通顺畅,孩子的成长环境才能更优化。教育理念达成共识,才能减少教育资源的消耗。实现家校共育,要做到尊重和理解。通过调查了解家长的所思所想,冯志兰老师给家长的一封信深深打动了我。对家长亲切的问候,真诚的自我介绍,一个个精心设计的问题,在班主任和家长之间构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理解是共育的灵魂。多站在家长角度思考问题,看待孩子,在把握学生脉搏的同时也要把握家长的脉搏。
卞雪梅:
工作十二年,参加了多次培训活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成为我专业成长的重要助力。听着专家们的报告,感同身受而又醍醐灌顶,许多教育教学中的困惑也迎刃而解。其中全艺老师对学生富有智慧、爱心、艺术的引领让我十分敬佩,教育是以人格塑造人格,以灵魂孕育灵魂,以感情培育感情。作为班主任,要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工作艺术。
老师们认真、精美的笔记
Copyright ©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鲁ICP备110221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