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做最好的自己       学校邮箱:fuxiao@sdnu.edu.cn

关注点滴,快乐成长

发布时间:2010-11-23     编辑:     浏览量:

最喜欢杨文的一段话:我爱儿子,但不是化作春泥,而是希望和他一同成长;我爱儿子,但不做蜡烛,而是希望照亮他前程的同时也绚烂自己的生命。

一、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

怀孕时正值非典时期,当时全国上下前所未有的关注卫生和健康。我也一直在祈祷:让我的宝宝健健康康的!

幸福真的只是一种感觉,而孩子应当具备感受幸福的能力。我力争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只要有时间我们一家三口会一起表演英语小剧、开个小小朗诵会、古诗词擂台赛,让孩子感受家的温暖。而此时我和孩子会不失时机的对唱“你幸福吗?”“我很幸福!”“你快乐吗?”“我很快乐!”兆恒看完《大耳朵图图》对我说:妈妈,我和图图很像。又聪明、又调皮,还都很幸福!那一刻我真的很满足。看着这个幸福的小人,我的心中也溢满温情。有时邻居逗他:你妈妈喜欢你吗?他会理直气壮的说:当然喜欢!有我这么好的儿子,我妈妈很幸福的!

有教育家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当是快乐的。快乐的学校教育也让孩子受益匪浅。兆恒一直说:他喜欢学校的老师,喜欢同学,喜欢上学,为此我深感欣慰。因为有了班级良好的评价和激励措施,兆恒每天坚持口算和练字,乐此不疲。每天数自己的卡片和果子。盘算着用什么方法,在大家还没回过神来的时候,让自己的果子数急剧攀升,满足一下小小的虚荣心,体会着付出后收获的喜悦与幸福。

幸福是一种感觉,体悟幸福是一种能力,争取幸福也要付出努力。我希望孩子能在快乐中对生活充满信心,能够感受到生活中不仅是有时单调有时快乐的学业,还有很多美好和快乐的东西等待他去感受和挖掘。感悟幸福人生我想是每个人的终极愿望。

二、让孩子在选择中成长

作为一个男孩子将来在社会立足必须有自己的主见和思想,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我不想自己的儿子将来成为一个唯命是从、毫无主见的人。尊重他选择的权利,也就尊重了他的思维和判断,尊重了他的未来。因此从小所有的决定我都会征求他的意见。三岁时兆恒就反复要求买个琴。我当时就把他带到琴行问他喜欢钢琴、电子琴还是其他什么琴?他选择了电子琴。接下来我给他说了学习的原则:坚持,不放弃!尽管后来学琴占用了他玩乐的时间,他也有过后悔的时候,但是始终没有提放弃学琴的事。因为他明白:自己做出的选择就要为此付出努力,并承担这种选择可能带来的一切!

包括家里买车我们也会一家三口坐下来商量买什么牌子哪一款,什么颜色等。买车时我们选的“梦幻银”门店没货,只有“月光银”。于是我问兆恒:要是选“月光银”,马上就可以开回家;而选“梦幻银”要等一个月,你看怎么办?兆恒果断的回答:等等吧,要“梦幻银”。满街都是“月光银”,太多了!一个月后我们开着“梦幻银”回家了,大家都夸这颜色好看,车价还降了一千元,节约了家庭开支,兆恒着实为自己明智的选择得意了一把呢!

一个人以后的生活是否幸福,成就大小,不完全取决于他是否聪明、幸运,很多时候取决于他是否懂得选择,并为之付出努力。学会做正确的选择和正确的做出选择显得尤其重要。

三、让孩子在阅读中成长

一个孩子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也是他智力开发、知识积累的过程。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一直是我比较关注的问题。这一点特别感谢老师营造的阅读氛围。因为这孩子也渐渐地喜欢上阅读。

记得刚开始兆恒只喜欢让我讲故事给他听,不喜独立阅读。每天晚上我给她讲完故事后都会问上一两个问题,看他是否听懂了,是否捕捉到了故事的精髓。但兆恒好像不太喜欢这种方式,渐渐地对童话故事不感兴趣了。直到我拿回了《环保剑》的全集,他又每天追在我后面要听故事了,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后来是《赛尔号》将它引入了独立阅读的正轨,他开始有事没事自己翻看小册子,津津有味的识记各种精灵的属性和特点,然后郑重提出盗版图书的诸多错误和不足。特别感谢杨红樱,她的《笑猫日记》生动活泼,贴近生活,真正激发了孩子要读书的欲望,为了《蓝色的兔耳朵草》他宁愿放弃动画片,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和孩子一起阅读体会其中的乐趣,共同感动。到现在兆恒也喜欢我坐在他旁边和他共读同一个故事。记得有一次给他读《朋友大白兔》。平时胆小懦弱的白兔汤圆,后来为了救自己的小主人竟然和疯狗搏斗,咬死疯狗后,为了不把狂犬病传给大家,竟然跳进老虎灶。为了保全大家,它选择了牺牲自己了。读到这里我的声音哽咽了,而兆恒的眼中也满是泪水。我们共同为白兔汤圆感到惋惜,对它表示敬佩。这其中我没有说教朋友的重要,更没有渲染知恩图报。但这份心灵的震颤已让他学到了很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互相交流,共同感动,达到了心灵的契合与交融。有人说:当你面对墙角的一捧野花怦然心动时,就说明你的语文学好了,语文教学就成功了。我想这就是感悟与感动的力量。后来兆恒还把这个故事读给爸爸听,又感动的一塌糊涂。他还把这本带到了学校,要老师也读一读这个感人的故事。让孩子有一颗柔软的心吧!这需要善良、真诚和爱。和孩子一起读书吧,我们会超越平庸的日常生活,遨游在人类精神的浩瀚星空。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版权所有 鲁ICP备11022143号-1
关注官方微信

Copyright ©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鲁ICP备11022143号-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