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新气象。由于学校的工作安排和岗位调整,在学期初更换一些班级的科任老师是非常普遍的一件事情。但对于孩子来说,老师的变化会给他们带来不小的冲击力,也会有个别孩子因为老师的更换而产生情绪的波动,苦恼、烦躁甚至会滋生厌学心理。这个时候,作为家长,就要勇于挑起重担,充当起孩子的“心灵导航者”。
一、父母和新老师要主动沟通
1、父母要把孩子的脾气秉性、各种爱好以及某些特殊需要如实地反映给老师,不必担心老师会歧视孩子。这样以来老师会更加了解孩子,会使孩子的合理需求得到及时满足。
2、父母可以请新老师讲讲她的工作方法、教学重点等,说说对孩子的要求和希望,或向新老师介绍一下自己的育子经验,做到经验共享。家校在教育上达成共识,有助于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育。
二、父母要配合新老师的各项工作
1、父母要关注班里的事情。知道老师的近期工作重点后主动配合,如班里要开运动会或者班会,要准时出席,积极参与,帮助孩子在集体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还可以利用多种形式与老师及时沟通,如打电话、发电子邮件、约谈等,以便了解孩子在学校生活、学习、交往的情况等,回家对孩子有针对性地培养与指导,使孩子在原有水平上尽快得到提高。
2、父母应该利用一些时间去了解新老师并且近距离地观察了解新老师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他这样做的原因。切忌把对新老师的意见随便让孩子们听到,父母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状态和接受新老师的程度。父母对老师的不好的看法会滋长孩子的“厌恶情绪”,而且还让他们认为找寻到了“保护伞”,并且可以光明正大地破坏课堂纪律,不认真听讲,不完成作业。而一些可能已经接受了老师的孩子,也可能会因为自己父母的意见和其他同学的反应而附合着反对。
三、父母要引导孩子适应新的老师
1、面对孩子可能因为不适应所产生的抱怨。父母在引起注意的同时,不要表现得特别关注。因为在某种情况下,孩子是在为自己的行为找个恰当的借口或者转嫁责任。父母应该让孩子的抱怨在自己手里停止。父母应该安慰孩子,并且让孩子支接受新老师,这样可以让新老师以一种轻松安全的心态完全接受孩子们,并且去爱他们。然后,父母要在这个时候及时和老师沟通,以便了解详尽资料。要深信,老师和家长的出发点都是为孩子好。有了这样的共识,在处理孩子的事情时心态就平和多了。再有,要经常问孩子老师今天表扬你哪方面做得好,使孩子觉得老师特别喜欢自己。还要在孩子面前帮助老师树立良好的形象,引导孩子尊重老师,知道老师希望自己变得更加聪明、能干。
2、如果是孩子对新老师的风格和教学方法在短期之内不能适应。父母要帮助孩子一起去克服。这样,可以让孩子明白遇到困难不能逃避,而是应该迎面赶上。其次和孩子一起去发现新老师的优点,鼓励孩子多和老师交流。
3、要充分信任新老师,尤其是年轻老师,要以宽容接受的态度,发现老师的闪光点。这样不仅有助于孩子尽快适应新老师,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他能够客观地评价一个人。能够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也是一个好品质。
Copyright ©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鲁ICP备110221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