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做最好的自己       学校邮箱:fuxiao@sdnu.edu.cn

从古诗文诵读谈起

发布时间:2012-04-01     编辑:     浏览量:

编者按: 从世世代代圣贤的智慧中,我们可以学到做人的基本道理,可以学到怎么样治理国家,管理企业,最等而下之,也可以学到做事的谋略。我始终认为,传统文化功底深厚的人,长大后无论做什么,都比别人有优势,成功的可能性更高。因此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非常重视孩子这方面的能力。也愿意与孩子一起努力去寻找一种乐在其中的学习途径。

儿子刚上小学时,作为父亲,我竟然有些紧张。一如他刚来到这个世界时,自己为人父母那种战战兢兢的心情。初生的婴儿身体看起来那么娇嫩脆弱,总是怕一不小心,喂养出了问题;新入小学的孩子,思想与情感看起来也是那么脆弱,如何给予他合格的教育,让他发展健康的思想和深厚的情感,做家长的没有计划,没有理论,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如今,四年过去了,如履薄冰的感觉渐渐有些平复,因为自己找到了一把钥匙,打开了发展孩子思想与情感的那扇大门,这把钥匙就是—古诗文诵读。

古诗文是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现在有相当多的人对传统文化抱有一种弃如敝屣,甚至是极度仇视的态度。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对传统文化没有什么了解的人,他们从小受着反传统教育,无法明白传统的精华,体会不到精华的好处,最终受损失的是自己。传统文化虽然不是包治百病的万能药,但她给了我们安身立命的根基。里面有太多的好东西需要我们去学习去体会。

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规律是必须遵循的,比如一个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德,怎样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界定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就是生命的理性法则。理性法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理性法则面前任性,蛮不讲理是行不通的。理性法则是由深植于人类内心深处真与善的本性决定的,只要人类存在,这些法则就会起作用,比如爱的感情,比如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情感价值更多的是对美与善的认识与体验。小孩子也有对生命与世界的追问,对美的东西也会有深刻的内心体验,这是情感价值的教育。

古诗文诵读在相当程度上可以满足这两方面的需要。传统文化之于修身的功夫,正是孩子们需要的。很多人长大后没有目标,把握不住自己,经过传统文化精华的熏陶,会避免这些常常出现的问题。

有了这样的思考,心中会豁然开朗,指导孩子背诵古诗文就有明确的目标。古诗文有一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理性与情感的形象化,非常符合孩子的接受特点。 背诵颜真卿的《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孩子可以通过黑发与白首的对比,深刻理解学习的重要。《师旷劝学》有一段是:“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我对孩子说:“爸爸现在学习,如日中之光,太阳虽然很亮,但是却在走下坡路。再不学习的话,只好点着蜡烛学习了,那个时候,学得再苦,周围也是一片昏暗啊。而你现在学习,如日出之阳,前途一片光明。刚刚升起的太阳,美不美?你愿意做日出之阳呢,还是愿意秉烛而学?”道理孩子是明白的,但是这样形象化地印到脑海,远远胜过一遍一遍的苦口婆心。背赵师秀的《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我们一起回忆夏天在农村老家的感受,下过雨的夜里,在乡间的池塘边,蛙叫声更衬出天地的静谧。孩子可以体会到一种安静之美。这样的诗让孩子反观自己的内心,一点一点丰富自己的内在,对精神世界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慢慢的,孩子会用美的眼光观察体验。背欧阳修的“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孩子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写得真好啊。”他还没法表达这种美,但是他体会到了。一次电视上的大型演出,场地中出现许多弹古琴的少女,孩子用了一句诗:“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我们知道,古诗文对他已经有了影响。

因此在二年级的时候,孩子乐在其中地背诵过了全部古诗文,是全年级第一个获得了古诗文诵读的“超级小明星”。可以见到的影响是他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愿意读内涵更深的书,对浅显的东西没有兴趣。当然,更深的影响也许现在还看不到,但是我知道,我们已经播下了种子,只要播种,必有收获,总会有一个合适的季节,这些种子发芽开花,结出硕果。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版权所有 鲁ICP备11022143号-1
关注官方微信

Copyright ©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鲁ICP备11022143号-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