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做最好的自己       学校邮箱:fuxiao@sdnu.edu.cn

为孩子营造和谐健康的家庭环境

发布时间:2012-03-23     编辑:     浏览量:

编者按:一个不识字的老父亲养育了四个孩子,个个成才。在孩子读书期间,他每天陪孩子学习到深夜,孩子做作业时,他就到另一个房间,把自己关起来,在里面不停地写呀、画呀。儿子们透过玻璃就能看到爸爸写字的身影,他们也在不停地写,认真地学。父亲去世后,儿子们打开父亲的柜子,发现里面装满了一张张画圈的纸。原来,这位目不识丁的老父亲,在儿子们学习的时候,他一直在画圈圈,父亲就是通过这种办法给孩子们做个学习的榜样。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得知: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孩子良好的精神风貌有很大方面来自于和谐家庭的教育。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长期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与各色学生和家长的密切接触,深刻体会到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长期处于愉快心理环境下的孩子,往往表现为精神振奋、性格豁达、活泼乐观、充满自信。相反,一个压抑的家庭氛围,孩子往往是带着忡忡忧心与精神负担迈入家门,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表现为缺乏热情、性格内向、感情脆弱,甚至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出现忧郁症、逆反心理等,形成子女与父母之间思想上的代沟或情感上的隔阂。所以,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需要每一位家长付出不懈努力。

不知不觉,孩子已经上五年级了。我孩子的性格比较文静,有点内向,也比较敏感,平时是属于俗话说的比较听话的孩子。

孩子从小跟随老人在外地长大,一年级开学前才来到济南。尽管是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但孩子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不适应。每天回家后都会认真完成作业,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并多次获奖,还被评为特优生。这些都让我们感到欣慰,庆幸孩子能够如此顺利地开始学习生涯,也对孩子的未来充满期待。

但刚上三年级那时,却让我们感觉到有些困惑。孩子的学习效率明显降低,做作业的时间变得很长,而且很粗心,一些简单的基础知识也很容易就出现差错。平时做事也是拖拖拉拉,总是心不在焉的样子。这种情况很是令我们不知所措。

看到孩子这种状态,我们感到很焦虑。当时我经常跟班主任老师、数学老师询问孩子在课堂的表现,还与学校和风小屋的老师接触,也常常会听一些有经验家长的看法。通过各个方面的交流,我似乎找到了一些问题所在。

那段时间,正好碰到我们的新房子交房。从开始的图纸设计,施工到后期的清理卫生,买家具,我感觉自己整日都处在一种很忙碌且焦虑的状态。每天回到家,吃过晚饭后,不是沉浸于各种各样的家居杂志和网上的各种装修方案里,就是在家里转来转去地收拾要搬家的东西,对孩子的学习关注程度不再像原来那样专注。

父母是最可信赖的榜样。孩子的眼睛就像照相机一样,每天都留下父母的形象。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我的这些表现影响了孩子的心态,会让他的内心有一些紧张、不安,以致于影响了他的学习生活状态。

这时我意识到让他有一个宁静、有秩序的学习氛围的重要性。当他处在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里,他觉得开心、满足就自然会专心了……

搬家后,我用最短的时间把家里收拾妥当,家里又回复到以往平静的状态。孩子回家及时完成作业。吃过晚饭,我们尽可能地都跟孩子一起出去散步或跳绳、踢毽子,这个过程就是互相交流最好的时机。孩子上学后,通过老师的启发和一些家长介绍,我们开始在网上找各种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身教重于言教,我们也不再热衷于电脑、电视,而是开始看各种各样的书,为的是能充实自己也更希望以此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孩子在这种良好的学习环境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会不知不觉受到影响,自然而然地产生学习兴趣。平时的休息日,爸爸也会尽可能地推掉一些应酬,陪孩子到大自然中玩。生活秩序正常了,孩子的心态也从容了许多。平日里孩子态度和善、积极乐观,这让我们感到欣慰。

家庭和睦,互相尊重,彼此包容,感情融洽,志趣相投,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是有利的。家庭教育环境是一种优质教育资源,如何利用这一资源为孩子提供健康向上、民主和谐、温馨幸福的成长环境,是我们每位家长要不懈地学习和努力的。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版权所有 鲁ICP备11022143号-1
关注官方微信

Copyright ©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鲁ICP备11022143号-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