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四(8)中队的少先队员来到历下区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历下美德地图探索之“以史明德”假日主题寻访实践活动。
在红色教育基地,一组组栩栩如生的泥塑作品展示了《红船》《铁道游击队》《红色娘子军》《地雷战》等革命故事和英雄人物,深深地吸引了队员们的目光。这些色彩鲜明、造型生动、表情各异的泥人背后都承载着一段段充满热血和激情的革命记忆。
李其仁老师,是一名军转干部,今年已经74岁了,他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青少年红色教育,他根据革命战争年代到和平时期,各个阶段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战斗英雄、先模人物为原型,创作了"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十八勇士"等40多组惊心动魄、感人肺腑的主题场景泥塑作品。他用泥塑这种直观、趣味、形象的方式作为教育手段,以红色情怀为创作基础,引导青少年了解党的光辉历史。
李其仁为队员们讲述了英雄的故事,激励队员们铭记历史,努力奋斗,砥砺前行。重走长征路,变身小红军,在红色剧场,队员们还和父母一起,角色扮演了“爬雪山,过草地”,“十送红军”“情深谊长”等红色剧场,共同追忆那些激情澎湃、跌宕起伏的革命岁月,深刻体会了红色基因的传承历程。
活动中,李其仁指导队员们化身成红色故事演讲员亲自讲解英雄的故事,现场所有的队员在激情的讲解中重温了红色革命历史,表达了做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决心,他们手捧国旗,庄严宣誓爱祖国,爱人民,爱党,爱社会主义,爱老师,爱父母。
通过李老师的深情讲解,少先队员深刻了解并学习了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先烈们为国家解放、民族独立、人民幸福,英勇奋斗、不畏牺牲、前赴后继,用鲜血和生命,用信仰和决心谱写下了壮丽的诗篇。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学习革命先辈的精神,铭记历史,珍惜今天,不忘初心,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
Copyright ©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鲁ICP备110221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