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朋友:
您好!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对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简称“五项管理”)的相关要求,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学校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基本规范〉的通知》及“五项管理”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和家校共育原则,特制定学校“五项管理”系列措施。请您认真阅读,并切实承担起监督和教育的职责,为学生美好人生奠基。
一、加强作业管理,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由空间
1.把握育人功能。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学校开足开齐规定课程,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随意提高教学难度和加快教学进度,坚持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
2.规范作业布置。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总量,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
3.创新作业形式。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合理布置作业。提倡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不布置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不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家长代为评改作业。
4.认真批改作业。教师要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作业批改正确规范、评语恰当。通过作业精准分析学情,采取集体讲评、个别讲解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及时反馈,特别要强化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帮扶。
二、加强睡眠管理,为学生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小学生的睡眠时长达到10个小时,才能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去学习。为此,学校规定学生上学不早于8:00,上课不早于8:20,建议学生到校时间不得早于7:40,尽量不提前到校,同时建议家长重视学生的睡眠健康,让学生有一个良好健康的睡眠环境。
1.减少学生睡前兴奋。建议家长要培养学生良好睡前习惯,睡前不进行兴奋的游戏或活动,尽量让学生静静地看书,或者听一些舒缓的音乐。
2.设定好固定的睡眠时间。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家长应督促按时就寝不熬夜。
3.准备良好的睡眠环境。在学生入睡前应关闭所有发光源,控制适宜的温度及湿度,屏蔽噪音。
4.父母以身作则。父母言行和习惯都会影响孩子,想让孩子按时睡觉,父母也要做到按时休息。
5.请您知晓对辖区注册登记或备案的线上培训网课平台,网络游戏规范管控情况的规定:校外培训机构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布置任何形式家庭作业;确保线上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1:00。确保每日22:00至次日8:00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
三、加强手机管理,为学生健康发展提升能力
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我校就学生在校期间携带手机(包含具有通讯功能的电话手表)现象,特制订以下规定。
1.上学期间原则上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以及手机附属设备(充电器、充电宝、耳机等)进入校园,禁止携带MP3、MP4、ipad及其它类电子设备。所有手机不得下载任何与学习无关的交友娱乐软件。
2.学生确有特殊情况需要带手机进入校园的,应当经学生家长同意、提出书面申请(手机使用申请表见学校微信公众号或到班主任处领取),递交班主任审核,并向学校报备。
3.学校在各班统一设置班级“养机场”,学生入校后第一时间,应当将审批同意入校园的智能手机,交由班主任做好监督与管理。放学后方可领取手机带回家。
4.电话手表请学生自行保管好,但家长应当对学生的电话手表做好管理(比如每天8:00-16:00期间家长设置为手表关机状态)。
5.学校通过建立班级群、公布教师办公电话以及学校相关部门常用电话等措施,保障学生在校期间与家长及时沟通;如遇恶劣天气、学校临时工作调整导致社团活动及课后延时班课时变动的,学校将通过班级群、学校公众号及时通知家长。学生如急需打电话可借用班主任或者任课教师的手机与家长沟通。
6.家长应当配合学校多种形式教育学生,认清禁止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的意义,确保校园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在家使用手机需要家长的督促和指导,家长应切实履行教育职责,指导孩子科学合理的使用手机,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7.学校教育处、大队部将定期开展手机管理检查。发现未经审批私自携带或使用手机的学生,由班主任进行批评教育,暂扣手机,并于放学前通知家长领回手机,且学期内不得再次申请。
8.对于暂扣手机时采取不合作态度,拒不接受教育或拒绝交出违规使用手机的,情节属一般的,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酌情扣除尚善币。
四、加强读物管理,为学生美好生活提供给养
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学校在读书节系列活动的基础上,坚持开展晨读、课堂阅读、课外阅读等读书活动。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请您做到:
1.养成读书习惯。多带孩子去书店、图书馆,以学校推荐书目为重点,为孩子购买一些适合的书籍,培养从小爱读书、勤读书的好习惯。
2.营造读书氛围。家长每天要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分享读书成果,营造家庭读书氛围。
3.做好读书笔记。给学生准备一本读书记录本,记录读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4.参加读书活动。教育孩子爱护图书,不随意损坏图书;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各项读书活动。
五、加强体质管理,为学生强健体魄注入活动
体育锻炼是孩子成长中必不可少的,拥有健康的体魄是学习的根本保证。因此,学校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足上好体育课,并每天做好两操(课间操和眼睛保健操),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定期举办体育节和学生运动会,每学年做好体质健康监测,定期检查学生视力等工作。因此要求家长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配合学校做好以下工作:
1.保障居家锻炼时间。家长积极督促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
2.注意运动安全。运动前要检查学生身体健康情况,做好准备活动,以免造成运动损伤。锻炼中量力而行,培养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
3.关注学生身体状况,发现疾病要及时诊治,并及时报告学校。特别是有既往病史或现在身体有不适的,要特别注意,向学生说明是否能够参加高强度的体育锻炼,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用眼习惯,严格控制学生居家期间使用电脑、手机的时间,严格控制看电视时间,建议使用电子产品3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监督并随时纠正不良读写姿势。
家长朋友们,学生阶段是学习知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培养高尚情操的关键时期,家长作为学生的第一任老师,真诚地希望我们家校携手,齐心协力,共同把您的孩子、我们的孩子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2021年5月21日
Copyright ©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鲁ICP备110221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