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主阵地在课堂,谁改变了课堂,谁就改变了教育。为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校持续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继2023年下半年10场专题研究课1场教学年会之后,本学期将“四有”生本课堂研究推进到各类展示课中。近期,教务处组织开展“四有”生本课堂骨干教师示范课,各学科教师积极参加展示。
李艳荣老师执教《亡羊补牢》一课时,基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这一任务群,本节课设计三个任务:创情境,识字词;读故事,谈看法;明道理,谈体验。创设“小小劝说员”的学习情境,化身劝说员,劝说故事中的养羊人,联系生活学习劝说人。本节课较好地完成了创设情境、驱动问题,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支架。
牛文娜老师执教的五年级《跳水》一课,本节课立足学生发展,以生为本,着力打造“有情境创设、有驱动问题、有学习支架、有课堂评价”的“四有”高效课堂。教师创设化身小记者进行现场直播的大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直击现场、探究原因和还原思维为驱动问题,层层递进,各个突破。
张淼老师执教《猫》,通过大单元活动任务创设情境,将“跟着作家学表达”作为驱动问题,以“作家的表达方式”为学生写作的支架,环环衔接,层层架构,引导学生在特定的学习主题中,在真实的语用情境中学习体会和表达。这一系列学习任务的组成,落实了单元语文要素的达成。
安宁老师《表里的生物》一课,以“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为主问题,创设班级周刊情景,把《班级周刊资料库》作为课程支架;在《班级周刊资料库》中,设置了充满思辨性的“我的发现是否有意义”的观点卡,并设置了评价标准。在“四有”生本课堂中,安老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让创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韩云老师执教《圆柱圆锥整理复习》,围绕两个驱动问题,课中多次设计学生提问环节,让学生能把知识融会贯通、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通过分析、推理、归纳等方法发现所有柱体的体积如何计算,并推导出所有锥体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柱体的三分之一。让学生能根据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丁翠翠老师执教心理课《独一无二的我》,围绕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展开,设计了自我觉察、交流分享、情景体验等环节,引导学生通过认识“自己眼中的我”和“他人眼中的我”,体会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在交流和分享中体验到被尊重、被认可、被欣赏。同时鼓励学生学习悦纳自我,在接纳自己的优点的同时也接纳自己的缺点,遇见更好的独一无二的自己!
(撰稿:李洪燕 摄影:李贵贞 审核:曲淑华)
Copyright ©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鲁ICP备110221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