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至27日,中小学新课标“教-学-评”一体化高质量作业体系构建专题研修活动在上海举行,我校校长助理曲淑华带领孙丽娜、陈桂玲、米文丹、王小妹、高真真参加培训。
培训首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副主任王月芬博士做《高质量学校作业体系建构的价值与策略》主题报告。她指出,“双减”政策对学校的专业水平、内涵发展提出挑战,建构高质量学校作业体系成为目前中小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高质量学校作业体系,包括不同年级同一学科的作业体系,同一学段不同学科的作业体系,作业设计、批改、讲评、辅导体系。她分享了当前教育变革的背景下,教育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发展与变化;阐述了单元作业设计,是以单元为基本单位,依据单元作业目标,选择重组、改编完善或者自主开发等多种形式形成作业的过程。
第二日,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张新宇博士以《大单元教学视角下的多样化作业设计与实施》为主题开展工作坊讲座。张博士详尽且富有启发性地阐述了单元作业设计的意义、单元作业设计的要求和单元作业设计的优化实施过程。在讲座开展过程中,张博士同与会教师进行积极互动,启发教师对单元作业设计案例的思考,并呈现高质量单元作业设计的具体实施路径。他从运用选编等形式进行题目编制、对作业进行整体分析、设计单元作业、不增加作业负担、提高作业应用效果五个方面,结合各个科目中的典型案例展开分析,给出了合理且创新的建议。
第三日,老师们前往上海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进行典型经验现场学习。老师们聆听了主题为《深度整合式教学:国家综合课程统整实施新样态》的报告。报告从深度整合式教学产生缘由、研究实践、成果阐释、实施效果等方面给老师们展开详细介绍,同时结合新课程理念,以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为基础,探索这一教学方法的发展,并且把这种发展后的“茶馆式”教学称为后“茶馆式”教学。随后的学校观摩环节,更是让老师们深入感受到“个性化”的学校文化,以及“交叠”的空间模式,近距离了解到静教院的特色“趣谱”课程和多样态的校本课程。
前路漫漫亦灿灿,笃行步步亦驱驱。丰富且充实的课程培训虽已结束,但教育追梦人的征程才刚刚启航。今后,我们将继续追随名师专家的脚步,且听且思,且思且行,步履不停,一路前行!(撰稿:高真真 摄影:米文丹)
Copyright ©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鲁ICP备110221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