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做最好的自己       学校邮箱:fuxiao@sdnu.edu.cn

如何平稳度过 “开学适应期”?

发布时间:2024-03-04     编辑: 教科研室本部     浏览量:

从“假期模式”切换到“校园模式”已有几天时间了,同学们的学校生活是否已步入正轨?如果你还没有调整好节奏,也没有关系,开学后我们都要度过一段“开学适应期”。一起来看看,做些什么可以助力学生平稳度过 “开学适应期”。

学生篇

1. 正确看待开学适应期

开学后的一段时间,有的同学会出现情绪低落、焦虑、胃肠道不适、好发脾气等情况,这是因为从“假期模式”切换到“校园模式”,生活状态的改变引发了我们生理、情结和行为上的变化,这是正常且普遍的。承认并接纳这些情绪,能帮助我们更快地适应学校生活。

2.增强我们的心理力量

同学们可以通过调整作息时间、制定新学期的目标和计划、与老师和同学多交流互动等方法,帮助尽快适应新学期的学校生活。同时,可以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如“我能”“我可以”“我一定行”,来增强我们的心理力量。此外,一些适合自己的情绪调适方法,如转移注意力、肌肉放松、合理宣泄等,也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吧!

3.积极寻求帮助

当你发觉自己完全无法适应学校生活,压力过大或持续时间较长或者尝试多种方法都无法改善时,应及时与家长或班主任、心理老师交流,积极寻求帮助。(和风小屋预约方式:详见《“和风小屋”欢迎你》微信推送)

教师篇

1. 科学有序开展教育教学

对于新学期开学后学生可能存在的适应不良问题,教师要提前预判,在教学安排上预留调整适应期。可提前发布开学后的教学计划安排和作息时间表,让学生早知情、早准备。开学初的教学安排要科学合理,两周之内不宜安排过多的学习任务。适当放慢学习进度、降低学习的强度,让学生逐步适应学习节奏。

2. 增强师生心理正能量

教师可以借助“开学第一课”帮助学生平稳度过开学适应期。通过开展假期见闻分享会、说说新年成长感悟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从“放假”到“上学”的自我调适。同时,应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结合开学初的学情摸排,提供预防性心理辅导,引导学生调节身心状态,对学生给予教育、教学和心理的全方位支持。对于需要帮助的学生及时提供有效的个体心理辅导。

3. 加强家校沟通

良好的家校沟通对于平稳复学非常重要。教师做好家校沟通,细化沟通内容,

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争取家长理解和支持。对家长提出的家庭教育问题多倾听、多理解,主动答疑解惑,帮助家长寻找解决之道,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

家长篇

1. 共赴一场向美而行的“双向奔赴”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新学期已开始,“神兽归笼”让不少家长表示松了口气。开学并不意味着把孩子的教育移交给老师,让我们家校携手,共赴一场向美而行的“双向奔赴”。

2.关注孩子一二三

开学适应期,家长可以用“一看二问三交流”的方法要关注孩子。一看,细心观察孩子开学后的表现,了解孩子的心理波动与学习状态;二问,与老师沟通交流孩子在校、在家的表现,家校同步帮助孩子更快适应;三交流,肯花时间陪伴孩子,倾听孩子的快乐与烦恼,及时为孩子提供支持和帮助。

3.家长做好自我心理建设

一方面,每个孩子调整适应所需要的时间不同,很多孩子可能开学一周了还沉浸在假期的余味里,家长不要强求孩子短时间达到理想状态,避免产生烦躁、焦虑的负面情绪;另一方面,面孩子在开学适应期出现情绪不稳定、提不起精神学习等种种表现,家长要给予理解和安抚,帮助学生循序渐进步入正轨。

新学期的校园期待你如鲜花般绽放 。就在这个春天,做自己的主人!祝愿同学们们身心两健,在“热辣”中坚持,在“滚烫”中远航!(撰稿:丁翠翠)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版权所有 鲁ICP备11022143号-1
关注官方微信

Copyright ©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鲁ICP备11022143号-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