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2023年暑期教师培训进入到第三天。
上午,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增福作《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主题报告。王教授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内涵与意义、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进程、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四维协同推进一体化建设的实践探索四方面展开,指出无论身处大学、中学还是小学,各学科教师都要深刻体悟自身肩负的教学责任和育人使命,既要在本学段夯实基础知识、开展理论研究,又要与相邻学段交流、互动、协作。他鼓励学校配齐配全专业教师,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果,助力学校思政教学水平的提升。
教务处主任李洪燕主持上午的培训并总结,她指出,通过聆听王教授的讲座,坚定了我们的政治信仰,让我们更立体地了解到小学阶段的育人作用,为学校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如何培养人给出了答案,更加坚定了我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决心。
同伴交流促成长,携手同行教育路。读书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的精神成长,需要高品位阅读的滋养;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经典专著的引领。为了让好书陶冶教师高尚情操,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下午,学校开展暑期教师读书成果展示,教科研处主任曹丽媛主持活动。
语文组教师采用读书沙龙、情景剧的方式,与大家分享自我成长、教师素养、家校协同、课题研究等方面的书籍,灵动有趣的分享形式,让老师们快速吸收书籍精华,学思践悟,在不断探索中发现“教育的密码”。
数学组教师从数学教学、带班策略、教育理念等方面进行分享,她们认为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的学习从兴趣开始。她们在分享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教书育人的初心愈发坚定。
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科学、信息、综合组教师采用配乐朗诵、视频展示等方式从专业成长、心理健康、名著经典等方面展开交流,有认知、讲格局、担使命,不断实现自我完善、主动提升。
四年级语文组、三年级语文组、五年级数学组、三年级数学组、综合组、英语组荣获“书香教研组”荣誉称号,校长张芳为“书香教研组”颁发荣誉证书。
党委副书记孙剑涛对本次暑期培训进行总结。他指出,三天的培训犹如一场饕餮盛宴,专家高水平的讲座为新学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大量理论支撑与实践经验,也充分展现了附小教师扎实的专业素养和谦虚好学的进取心态。“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他希望全体附小人众志成城、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在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一体化改革的大潮中勇立潮头,争创山东省基础教育标杆学校,祝愿每位教师都能“满怀热爱,行歌万里”!
会上,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苏翰宣读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分工及部分中层干部调整聘任情况。
教师培训感悟:
听了王增福教授的报告,使我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建设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明确了小学阶段思政课的重难点和实施策略。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深入挖掘每一门课程中蕴含的相关元素,将思政教育落实在常态化教学之中,将育人融入无痕之中。
——陈金花
王增福教授的报告,使我更加意识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不单单停留在理论层面,它与每位老师的工作息息相关。特别是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内涵和意义的深度分析,让我体会到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性的过程,作为班主任,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在班级工作的开展中全方位渗透,让学生拥有中国心、中国情、中国味。
——王素芳
思政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通过聆听王增福教授的讲座,我清晰地了解了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思政教育目标以及如何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教学中。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当好学生的引路人,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 ——牛文娜
王增福教授的报告,使我们了解了思政课的重要性和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具体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提高思政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融合,有效发挥思政课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重要育人作用。
——韩云
“让教育者受教育,让信仰者讲信仰”。教师是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引路人,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是决定“课程思政”效果的关键因素,只有对思政教育专业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和坚定的认同,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地传递给学生。
——李钦潇
本次暑期培训是一次难忘的充电机会,丰富接地气的培训内容一次次地激发我内心共鸣,同时也让我反思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张芳校长对学校工作情况和问题的分析,让我明确了目标,打起了精神!作为教师,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我们要对教育工作满怀热爱,才能行歌万里! ——赵健
Copyright ©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鲁ICP备11022143号-1